产业创新网 产业创新工作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众创空间 >> 案例分析
这家“梦工厂” 专圆创业梦
0
发布时间:2017-08-18 浏览数:1456 来源:新华日报

  炎炎夏日,记者来到常州市武进区湖塘科创园的“武进区职工创新创业基地”。上到5楼,右侧是休闲会客区,几名年轻人在这里喝咖啡谈事情;左侧大厅里有几十台电脑,一些年轻人在专注地操作电脑,旁边还有一溜排开的“包间”。乍一看,记者以为来到一家网吧。

  “这可不是网吧,是供职工创业的公共区域。”领着记者参观的武进区总工会主席金刚对记者说。

  走进一间20多平方米的“包间”刚坐定,进来一名30多岁的、皮肤黝黑的年轻人。“我叫魏呈林,在这间屋子里创业。”年轻人自我介绍说,他是安徽阜阳颍泉区文集镇人,初中毕业后来到武进打工,到现在已经整整18个年头,进工厂流水线当过工人,做过空调修理工,还当过快递小哥,多年来一直有自己当“老板”的想法。去年6月听说基地对所有想创业的工人开放,就进驻了。

  “你的创业项目是什么呢?”记者问。

  “做物流。”魏呈林说,早几年当快递小哥,他发现快递公司一般只能承接中小件物品的物流,几吨甚至几十吨的物品多数难以运输。武进有大批制造企业,外地订购的产品需要运送,而企业往往没有专门的车队。“我就想一边联系需要接运输业务的卡车主,一边联系有物流需求的企业,我当双方之间的‘桥梁’。”

  在四楼,有一家名为“博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总经理朱小雄34岁,如皋人,毕业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后在武进一家全球规模最大的手机零配件企业工作了9年,离职时朱小雄年薪已超过20万元。

  “在企业待遇这么好,为啥选择自己创业呢?”记者问。

  “9年时间里我天天跟手机喇叭、扬声器、振动马达打交道,对这些产品的工艺、精度已十分熟悉。”朱小雄说,不过他原来工作的企业自动化程度较低,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他一直想搞自动化生产线,而且有信心设计出生产线,因此在前年3月离职创业。开始时在外面租厂房,去年搬进基地。

  “一共投入100多万元。”这个从里到外透着聪明劲的年轻人说,一条生产线每个月生产100万只手机喇叭,只要3个人,而在劳动密集型的流水线,需要25个人,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去年销售了将近500万元,产品卖到深圳、南昌、青岛等地。今年增长快,上半年就销售了1000万元。”朱小雄说,除了替手机生产商加工配件,他的企业还销售整个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线中的部分工序以前只有日本人有,现在我们也有了,不仅价格比日本的低30%,还打破了日本人的技术垄断。”

  “博图自动化”对面,有一间小小的办公室,这是倍思托进出口有限公司,创业者是大学毕业后曾在广州、苏州外贸企业打工的穆海梅,她是南通人。由于对进出口业务比较熟悉,去年6月她在这里注册了一家公司,职工只有3人,专做化妆品容器出口,一年下来出口量已做到200万元,“在这里,不同类型的创业者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真的可以说是一家创业的‘梦工厂’。”

  说起创办这家“梦工厂”的缘由,金刚说,武进区是工业大区,同时也是全国“双创”区域型示范基地,区内有上百万产业工人,很多工人有技术,也有创业意向,不过除了缺少资金外,他们还缺少创业空间。为激发职工双创热情,区总工会与湖塘科创园合作建设了这个职工创业创新基地,去年5月18日正式挂牌。“不管是来自哪里的工人,只要有创业意向,符合本地的产业布局要求,都可以进入这个基地。”他说,这种广泛向职工开放的创业基地,在全国是首家。

  除了提供创业平台,武进区总工会还向创业的工人提供贷款担保,政府财政提供贴息。进基地创业的工人,第一年可获10万元贷款,以后贷款额度逐年增加。创业者领取营业执照后,工会发给6000元开业补贴;如创业者有了发明专利,工会奖励5000元。一年多下来,已有68名工人进入基地创业,每个工人带来一个创业团队,多则几十人,少则两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