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网 产业创新工作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动态 >> 产业动态
一线城市“菜篮子”报告:上海生态种植成效明显
0
发布时间:2014-04-23 浏览数:1597 来源:光明网

  光明科技讯(记者 吴劲珉)多年来,“农药残留”检测超标一直是我国“菜篮子”工程的心腹大患,作为重要民生保障措施,如何让“菜篮子”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5年前,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提出,在5年左右实现“菜篮子”产品基本实现可追溯,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5年后的今天,“菜篮子”工程建设成果如何?餐桌上的蔬菜瓜果产地在哪,你都了解吗?一份最新社会调查报告或能告诉你答案。

  据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菜篮子”工程在供应地种植模式、蔬菜追溯体系建设、政府监管等方面呈差异化,直接表现为上海的蔬菜质量优于北京和广州。北京蔬菜混合农残问题突出,而广州蔬菜农残超标率最高。

  民以食为天,作为普通消费者,想要吃到“放心菜”,前提是要搞清楚蔬菜的来源和种植情况。由此,该调查报告指出,“菜篮子”的质量问题并不是测出来的,而是种出来的。根据检测结果,上海蔬菜的农残超标率和禁用农药检出率最低,北京蔬菜的混合农残问题突出,而广州蔬菜的农残超标率最高。

  在农药残留检测是否超标方面,“北上广”三地差异化明显。检测结果显示,上海地区有1个样品超过国家农残标准;北京40%的样品含有5种以上农药残留,其中油麦菜、番茄、黄瓜的混合农残最为严重,北京市场上的油麦菜检测出16种农药;广州34%样品超过国家农残标准,荠菜苗上的农药高达17种,其中辛硫磷超标15.8倍,甲拌磷超标23倍。

  对照上述检测结果,该报告项目组通过对“北上广”三城市主要供应地的田野调查,认为“北上广”三地“菜篮子”品质最主要受自然气候、环境条件和种植模式影响。北京、广州供应地的蔬菜生产呈现明显的化学农业模式,尤其在病虫害的防治上严重依赖化学农药。在山东寿光、河北张北、广州增城的田间地头,时常能见到大量被随意丢弃的药瓶、针管、药袋。

  与北京、广州相比,上海生态种植显示出明显成效。2007-2012年上海农药使用强度年均下降6.38%,化肥下降4.84%。调查报告称,项目组在上海松江浦远蔬菜园艺专业合作社、崇明绿瑞蔬果专业合作社、江桥批发市场等实地调查中,发现蔬菜基地一般配备有黄板、驱虫灯、性诱剂等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同时,上海市政府对源头种植进行网格化管理,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标准化菜市场覆盖。而在北京和广州,源头管理和追溯体系建设成效还不明显。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告诉记者,洗脑式的广告灌输,让消费者普遍存在于质优(物美)价廉的消费“幻想”环境里。“对商品的期望值往往过高,这是极其自私的。凭什么想价廉又要质优的蔬菜,任何食物消费都建立在信任心理上,而非商业广告。想要吃到‘放心菜’,绝不能坐等上门,可能需要付出一点时间去了解信息,去参与消费者体验、去观察”,通过亲自去参与,建立起互助信任机制,从而形成合理的价格区间,通过对比,使得更多的信息透明化。

  然而,在尚未建立健全消费者信任机制前,消费者该如何放心选择琳琅满目的新鲜蔬果?“新农人”清华大学博士后石嫣支招:将食品安全放在100%的风险控制因素里,挑选蔬菜有三原则——吃当季选当地、慎选加工品。“吃在当季减少了反季节的风险;吃在当地,第一时间选用当地出产的新鲜产品,增大风险可控性;另外,尽量少吃或慎选加工类的食品,无法溯源风险会很大。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