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网 产业创新工作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众创空间 >> 企业孵化
双孵化基地定制服务“弱创业群体”
0
发布时间:2017-12-09 浏览数:2319 来源:黑龙江日报

  随着双创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传统孵化器也在不断升级。“孵化器已经开始进入‘定制孵化’的4.0时代,即了解成熟企业在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开拓新市场领域过程中的技术需求、产品需要、资源需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定制孵化’有市场价值的技术成果或者对接服务,以做到精准孵化、快速孵化、有效孵化。哈尔滨市人社部门就是瞄准城镇转移就业职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等‘弱创业群体’提供适合他们创业的定制服务。”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志军向记者介绍说。

  “三位一体”“一站式”服务

  据双孵化基地负责人郑劼介绍,基地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共分为就业服务区、创业服务区、创业孵化区、创业培训和职业能力提升区五大功能模块,可容纳百余家创业团队入驻。可为初创企业配套提供租金减免、税收优惠、免费培训、贴息贷款、创业公寓等多项优惠政策。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为创业企业提供“封闭全链条”服务。面向城镇转移就业职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事业单位创业人员和留学回国人员六类服务对象,提供职业体验、就业指导、职业技能提升、创业指导、创业孵化和创业培训“一站式”服务;构建就业、创业、培训“三位一体”服务模式,打造极具哈尔滨特色的城镇转移就业人员创业孵化示范性服务平台。

  截至目前,共有55家企业成功入孵,涵盖了城镇转移就业职工(就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事业单位创业人员和留学回国人员六类服务对象。这55家企业的入驻实现成功创业121人,直接就业372人,间接带动就业人员1055人。

  基于“弱创业群体”的特殊性,双孵化基地以创业+活动+社群的形式,定期开展“社区讲堂”等活动,打造“融合、信任、互助、成长”的社区理念,通过树立创业榜样,让创业者建立创业决心和信心。“我是今年5月转业的,之前一直从事正骨方面的医疗工作。进驻孵化基地后,在基地的帮助下顺利成立了黑龙江省益善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我们培养的群体主要是残疾人、转业军人等。目前,已经培养了近二十位相关人员,明年将陆续开展培训,为推广正骨创业、拉动就业贡献力量。”从空军总医院副教授岗位上转业的刘益善对带领残疾人、青年医生从事专业正骨创业信心十足。

  因人而异进行定制孵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双孵化基地为了能准确区分创业者或项目是否适合创业,对“弱创业群体”采取“望闻问切”式的“会诊”和对标帮扶,对申请的创业者进行分析、判断、分类,并针对性地开展引导式的教育和培训。“双孵化基地不同于其他孵化基地的最明显之处就是注重对人的孵化,适合或已经开始创业的人员,安排入孵,本地‘创业导师’对企业开展走访和面谈,会同远程创业导师,对企业现存的技术、产品、市场、管理以及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提高企业的存活率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不适合创业的,进行引导和帮助,我们会将其推送到就业平台,进行就业培训和技能再造。”郑劼明晰了双孵化基地的孵化定位。

  “弱创业群体”中的六类人群不太可能参与高科技的项目,双孵化基地由此制定“3+1”孵化模式,即三个产业方向加上一个定制化培训。“我们规划了‘现代服务业’‘轻餐饮’‘农业创新电商’三个重点产业方向,这三个产业方向不仅能激发创业,也能带动就业。定制化培训可为三个产业提供人力资源培养、派遣、输出等一系列定制服务。”郑劼向记者介绍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遇见便当”作为轻餐饮企业是首批入驻双孵化基地的,小小的盒饭却极具特色。目前,在哈尔滨地区已经发展成10个加盟店,每月销量能达到10万盒。“我们入驻双孵化基地后,经营规模迅速扩大,这都有赖于基地的创业导师一对一地对我们进行辅导,通过辅导明确了企业发展方向,知道了怎么做才能让企业壮大。现在我们的加盟店已经走出黑龙江,在沈阳开拓了自己的加盟店。”说起双孵化基地对企业的帮助,哈尔滨遇见便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运营负责人董华锋言语之中充满了满意之情。

  “‘遇见便当’形成了完整的轻餐产业链,从食材选择、餐食制作到快递物流,都促进了当地农产品和人力资源的再次配置。食材选用有很高的标准,厨师是复员军人或下岗职工,打饭配餐的全部是社区4050人员,快递物流都是年轻务工人员,直接就业近50人,间接带动就业400多人。”负责双孵化基地运营工作的乔佰文对“遇见便当”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如数家珍。

  全方位开展创业培训

  不同层次的培训是孵化创业人才和创业企业的基础,发挥人社资源优势,实施定制化技能再造和实践式的创业培训等全方位培训教育成为双孵化基地工作的重中之重。乔佰文对记者说:“我们对于不同对象采取相适应的定制培训,对就业人员开展丰富的和适合现代化企业需求的定制化课程培训,进行技能再造;对创业人员进行创业能力培训。”

  要想有专业的培训,必须得有过硬的培训导师团队,双孵化基地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可以有效整合可利用资源,以商会企业家和专家优势为依托,建立导师团,实施本地帮扶和远程在线帮扶。本地企业家和专家组成“本地导师团”,“上海哈尔滨商会”企业家及“上海百家商会联盟”企业家共同组成“远程导师团”,二者联动,实施多层次帮扶,倡导“以企业家视角孵化企业家”的孵化模式。

  融资对于创业来说至关重要。“对于‘弱创业群体’,我们将引入公益性基金,以企业家视角,从产业链上下游角度关注企业深层次发展,聚焦资源、渠道和资本扶持企业,继而使企业壮大起来。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调动金融圈各方面资本,做企业强有力的后盾,让企业实现最优价值。”乔佰文对于双孵化基地的融资能力十分有信心。

  双孵化基地培训学员现场。